查看原文
其他

制片人刘明丽:在跌宕变化的环境里,找到最适宜的状态

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2021-03-07


「国剧制片人访谈」是骨朵网络影视近期发起的系列专题,我们邀请各个类型的制片人,请他们讲述自己的观点和故事。

他们是对当下媒介环境、影视环境有敏锐洞察的制片人,他们在这个理想与名利交织的行业里有自己的坚持;对当下影视剧的制作有深远思考;对作品的内容表达有自己的远见。在行业迎来变化时,如何能抓住机遇,对内容艺术与商业上进行最大平衡的追求。


制片人  刘明丽

我们邀请的第四位讲述者是制片人刘明丽,她的身份有点特殊,既是平台制片人又是项目制片人,从业多年来她和搜狐的自制团队走向了新的起点,主打小而美的路线完美契合精品网剧概念,去年由她制作的《奈何BOSS要娶我》在都市甜宠类型中获得高口碑和关注。
 
她既是网络影视的最早一批拓荒者,也是善于捕捉新潮流方向的探寻者。


口述│刘明丽
编辑│谷   雨



刘明丽最近有点忙,但比起往年来的确算不上什么,之前的每年的1月份她都有项目在拍摄状态,那个时候更繁忙。


去年整个Q4都没有新项目开机,今年的春节特别早,她把新剧的开机时间定在了2月,没想到刚立项不久,疫情就来了。新项目只能延迟开机了,但即便这样她也比别人幸运的多。


现在这段时间,刘明丽的工作主要有三个,一是线上视频面试新演员,为新剧找角色;另外,她有两个剧都在紧张的后期工作中;另一边团队推进的一些项目几乎每天都在剧本会,把以前搁置的比较有亮点的项目,再拾起来,重新打磨开发。


作为平台制片人,刘明丽的工作与单个项目的制片人不太一样,既要负责平台整个年度的内容储备和合适的题材作品,又要深入到每个项目中,是连接片方和平台之间的人。


2005年入行,2011年接触网剧,作为见证网络影视工业浪潮的亲历者,她见证了行业的起起伏伏,经历过一部剧的爆红、内容人的自由表达时代,也同样为资本疯涌而迷茫焦虑,她看到过潮水的方向,也同样注视过退场者的背影。



以下是她的自述:




本来2月底,我要在横店开机一个古装剧项目,原本定的是2月1号就要上班,花一个月时间筹备演员和开机事项,计划着能在3月初就开机。但遇上了疫情就往后推了。其实每一年,我的项目都在会在1月左右开机,经常也会赶上跨年,今年情况有些变化。虽然现在项目开机时间要往后推很多,之前谈好的各项工作都要面临重新盘算,但是比起那些直接停工受困的剧组,情况还是要稍稍好点。


听很多片方说起,最近横店开始分阶段复工了,剧组要线上考试,都答对了才能够申请复工和排队。但实际的情况是,很多剧组还是没有复工,还在等,都要排队一个一个来。我们现在也是复工状态,从前两周公司只有管理层会来,到部门员工复工30%,下周就是50%或者70%,我觉得3月底之前,公司的复工率会达到100%,剧组开机也是这样的。



疫情来得突然,退去之后项目怎么开,档期和演员的调配其实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周密的计划,大家都是在观望,其实都很自然。上半年我们会更踏实和安心地推进剧本进度,对于开机时间不会那么强求,到5、6月份整个市场应该还在复苏,有人会往前冲有人观望,过了疫情期后,怎么都要冷静一下,市场也需要冷静期和缓冲期。


疫情期间大家都关注到了一些不错的作品,互相之间也经常讨论。我也一直在非常“饥渴”的补课,把之前一直想好好看但没有时间完整看过的美剧、韩剧、国产剧都补看了,也重温了一些经典作品,既心安理得的享受了追剧的快乐,也以学习的心态重新思考着眼下的创作。我相信大部分的人这段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。所以这段时间其实不是无用的,荒废的。在未来按下启动键的时候,我们一定能看到这段时间给我们带来的能量。


虽然这几个月行业按下了暂停键,大家也还是非常在意市场上的一些动向。对热播剧的讨论也一个都没放过。因为我们《奈何2》正在热播,前几天有个媒体采访,问我甜宠剧未来的风向是什么,其实我觉得没有什么所谓的风向。因为在某一时机下表现过于突出的某一个题材,在各种跟风和复制之后必定会走向平静期,变得不再那么引人注目,但是实际上属于它的受众始终都在,有些观众会离开,还有观众会进来。不管这个类型在市场上当不当红,我们都可以继续去做,但是想各种办法去找一点突破。



同理很多类型都是这样的,你要想好你要什么,如果你要一个极大的市场效应,很多小众的项目,要看自己是否能承担试错成本。现在市场有一些好作品,它的确需要几年的时间去沉淀,从编剧、制片人、演员到导演,到其他各个团队,甚至服装美术,都要拧成一股麻绳,用心的去打磨。需要整个集体付出百分百“用心”的过程,并且能承担可能“不爆”的结果。


从我的角度出发,市场是存在各种可能的,我其实没有那么强求说一定要做什么类型,在预算支撑的情况下,我比较愿意尝试各个类型的内容。但回到平台项目负责人的角色上来说,不能太任性。用作品来表达不同阶层的审美和感受,吸引到更多圈层的用户和观众,通过实现作品价值最大化来为平台盈利,始终是为了这一个目的。我们现在还不是任性的时候,或者说我们在网剧发展最初期的时候曾经任性过,但现在走向成熟,逐渐理性了。不能太任性就意味着很多题材我真的很想做,但是真的现在做不了,因为你一个人的喜好不能代表所有。


作为一个制片人,你首先要保证你的预算合理,保证项目亏损是最小,甚至是盈利的,在作品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下,要保证它的美感和社会价值高度。我自己首先是一个平台制片人,需要结合市场和观众喜好,先替平台选择项目,大的社会价值层面和小的圈层话题产品,都要布局制作。在每个类型里面都找到比较合适平台制作或者播出的作品。


其次我才能回到剧的制片人上,选择团队并匹配适合的人员操盘项目,你要找到在成本接受度里最TOP的合作资源,制片人的选择是什么,项目最终会呈现出来什么样的气质。



我最早接触网剧制作已经是2011年了,一路看着网剧跌宕起伏的发展起来,而这两年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,让我们重新面对严峻的现实问题,可以说从2018年到现在,网剧行业又经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磨合期。


视频平台还没有开始做网剧业务的时候,和电视台一样买成片版权。那个时候平台合作了一些早期的影视公司,但现在很多已经不见了,这几年反而原来一些出版行业,音乐公司,或者广告公司,带着新的创意和资源转型过来,真的是碰到了很好的时候,几大平台都愿意拿出预算大力发展网剧自制,它给很多新公司和新人带来了跃迁的机会。


也就是2015开始,网剧开始有规模化生产的概念了,《无心法师1》和《他来了请闭眼》就是搜狐2015年生产出来的标杆性的作品。那个时候网剧还很少,电视台里看不到的类型,观众突然在网络上能看到了,引起的反响很大。



那之前,还没有所谓成型的网剧市场,所有的创作者都是一起拓荒,大家其实一开始都特别迷茫,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,不知道要用什么内容去让观众了解“网剧”这个概念,如何去试探观众对“网剧”的要求,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但那个时候,只要内容人有想法,把剧集做出特点,是很容易在市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,找到自己的占位的,因为那时候能成为标杆的网剧太少了,那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方向。


到2016年,网剧呈现百花齐状态,各种各样的类型都出来了,《法医秦明》就是在2016诞生的,收获了各种“第一”。但问题也和繁荣相伴而生——同质化,一个好的作品或者比较新鲜的题材出来以后,就会陷入同质化困境,这个行业复制力还是蛮强的。但对观众来说,他们真的看饱了。


2016~2017年,剧集制作费和演员片酬上涨的特别厉害,有时候演员片酬能达到成本的50%~70%。资金大部分都给了演员,剩下的拿去做制作,这是一种对片酬的鼓励和对创作的打击。当时每个平台的产剧量提高,网剧进入大片时代,达到顶峰时候一些剧可以喊到特别高的价格。那个时候自己也会问,我在做的这件事情到底有意义吗,或者这个行业在做的这件事情有意义吗?我们只是创作了一个让大家去欣赏的内容而已,但是它却要获得这么大的利益和价值,看到泡沫东西之后,就会对被资本推动的“创作”本身产生怀疑。



我在2017年的时候,对这种资本游戏的困惑达到了顶峰,“一个项目可以开价到多少钱?”一个并不值得的作品,要叫这么高的价格,还不乏追求者,对基层创作者来说,这是比较难以接受的。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慢慢适应和调整,不一定要从了它,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,找到能让自己存在的舒适状态。


2018年以来的影视寒冬,其实让大家开始敬畏创作这件事情,行业理智客观起来又开始调整了。你看就是这样起起落落,一段时间内冲得很厉害然后停下来,减缓,慢慢恢复冷静。


其实我再回头看,网剧正儿八经的发展也就短短的这么几年,这个市场还是挺残酷的,让人骤然上升也快速陨落,中间也遇到了很多行业拐点,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内容人,培育了很多年轻力量。即便现在按了暂停键,它也比倒回去五六年,发展最野蛮的那几年要合理。



整个创作环境回归到更舒服的状态,项目的成本比例变得正常很多,演员片酬也不会抬到过高的价格,搜狐也在这样的体量下找到了小而美的新方向。


经历过纯甜宠的风潮之后,搜狐现在储备和开发的项目增加了很多现实题材,其实之前我们做的法医,警察,律师行业题材都挺受欢迎的,我们也想把这个传统题材做的更年轻化和有活力,尤其一些贴近民生的职场剧,涉及出版新媒体行业、航空行业、高铁行业等等各行各业的职场题材都是我们在准备着的项目。其他的类型上,我们也在持续开发古装偶像、都市爱情、悬疑探案,漫改二次元......



一个项目既能捧剧,又能捧人肯定是最好的。现在流行“剧粉”,既是作品的粉丝又是艺人的粉丝,剧粉的出现意味着作品受到垂直用户的关注,环境和审美促使观众身上也有了新命题。


以前观众看剧就是看剧,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观看环境不一样了,技术迭代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权,视频平台提供了cut版、倍速功能让他们享受服务,与此同时,观众纯粹享受内容的环境被打破了。



很早以前我喜欢看《北平无战事》这类的作品。桌子上倒一杯茶水,空气中微不可见的灰尘,两位演员坐着谈论一番话,评论一件事。这些缓慢的意境中的谈话、故事,特别让人享受。但现在的观剧环境很难有时间和耐心去享受“慢文化”了,大家好像每天都很着急,时间被碎片化,作品也被碎片化了。


我每天也在“倍速追剧”,这说明很多观众的观看习惯被养成了,很多粉丝,很多年轻观众,包括我自己,一定要就着“弹幕”互动看剧;或者只看自己磕CP的cut;或者1.5甚至2倍速看剧。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看剧的时候嫌节奏太慢,以为忘记开倍速了,结果一看一直都开着1.5倍的。这其实这对于创作者来说,去适应观众新的观看节奏,还是坚持内容创作本身的节奏,也是我们要去思考和平衡的。


中国影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经历着一个又一个快速转型的成长期,我们这个时代的影视行业经历的发展之快速更令人瞠目;很多作品不应该用“快消”文化去对待,它要时间去感受,就像大家都习惯了工业化,机器量产的物件之后,那些纯手工的手作作品就会升值,因为收获的难度和美感的高度是替代不了的。影视剧也一样,这一类作品的观众还大有人在,只是说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各类作品太多了,很多声音被稀释掉了。


我们做网剧很强调节奏,是因为现在观众的需求是这样的,也要适当去调整观众现在的观看习惯,整个历史进程的推进,或者大家审美的重新洗礼,它还是会回到,有一大部分回到原来被抛弃的那些东西上。要么去调整,要么去适应,要么就坚持,坚持做你现在坚持要做的。



其实我们经常处于剧本荒,我们时常面临一个作品找不到适合的编剧这样的局面。的确如此,剧本这个东西,不是凭着丰富的经验和技巧,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能磨出来的,还需要创作团队的才华、创意和脑洞,而且要经历时不时被推翻重来的痛苦过程。你可能很容易做出一个合格的完整的剧本,但是这并不一定就是一个“好”剧本的推导结果。


往往我们拥有了一个很好的选题,但是这个选题在现实情况中能不能去操做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是如何把这个创意落实到剧本上,骨头和血肉丰满成型,还是挺难的。这也是为什么我接触到几百个案子,只能挑出来十几个还算是不错的项目,创作者到剧本阶段都依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

前段时间完备剧本备案被广泛提起,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让大家规范制作的一个准则。就像我原本2月底要开机的这个项目,就是因为剧本全部写完了,虽然现在不能开机但我也不是非常担忧,因为剧本就放在那儿,不会存在说像以前一边改剧本,一边开机的不良状态。


内容创作最终要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去运行。


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